January 4, 2019
8月16日
父亲的言谈举止让我能比较容易应付一切。他主动问起昨天我跟医生之间的谈话内容。他是处于能够接受事实的阶段。当我向他解释时,他很镇定,也很理智。“没有必要了。”父亲以一种大局已定的心情说了这句话。
9月14日
父亲很难也很少进食了。跑步已变成了模糊的记忆,他连爬楼梯都显得力不从心,而且很容易感到疲倦。
虽然父亲偶尔还会显露出不甘与愤怒的情绪,但是,面对自己每况愈下的健康情况,他基本上已经认命了。
我自己的情绪也时时波动。我尽可能保持着乐观和开朗,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眼前一切,但内心的无奈、挫折感与恐惧感却无情地涌现,威胁我、淹没我……
有一天晚上,我下意识地做了许多家务;我从女佣手中接过了所有的日常家务,吩咐她去陪伴父亲。也许,我是害怕面对一个曾经那么健壮,如今却变得一天比一天衰弱的男人。在这之前,他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。
过去,我非常依赖父亲。毕竟,我是家中的独生女。父亲曾经告诉我,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,他一定会站在我身旁。他曾承诺会保护我的一生。在这险恶的世界,以后如果我被人欺负,谁将在我身边照顾我、保护我呢?
虽然我非常希望把父亲留在家里,但实际上,我不确定是否能做得到。我必须开始寻找能够更好地照顾父亲的方式了。
临终关怀的背后
照顾一个临终亲人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。然而,让许多照顾者更忧心的是随之而来的精神折磨。众所周 知,让他们难受的,不外是看到自己的亲人受尽煎熬。
同时,他还得应对家里的突变或家人与绝症病人之间的关系变化。各人所扮演的角色,也不再如往常一样。昔日负责养家糊口的人,如今也许成为一个需要仰赖他人者;而昔日性格温顺柔弱的,如今也许必需变成决策者。
有些人会因为要背起患病家人留下的额外负担而觉得自己透支了。例如,丈夫患病也就意味着妻子除了履行原本的职务,在作为妻子、母亲与媳妇以外,她也必须同时负起管教与养家糊口的责任。
为了照顾病危的父母,青少年及成年孩子必须与父母对换“照顾”的角色,这难免会为双方带来一定程度的苦恼。反过来,患病的父母也会因为受到孩子的照顾而觉得尴尬。同样地,一个昔日扮演主要角色的配偶,会因为变成一个依赖者而感到不是滋味。
一些照顾者会对这种改变提出质疑甚至反对。“他们难道不是应该一辈子照顾自己的吗?”,“过去的誓言不算数了?”对许多人来说,这是一个感情矛盾的时期。
认识及应对这种矛盾对照顾者是很重要的。明白这道理之后,他们才能有效地持续执行任务。矛盾一般围绕着病人及照顾者的需求冲突;有时候,在照顾病人的安排上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也许是整个照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。专业人士的协助可以让照顾者的个人需求不被忽略,同时化解人事方面的冲突。
信息来源: 亚太慈怀疗护网络
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吗?欲了解更多有关照顾者的信息,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。 如有任何需要或建议请留言。谢谢!

如何关注爱银龄?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